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3200-play ... w-keyboard
不管大家訂單最後有沒有順利成立,買了Mac mini,總是會忍不住想要再買一支短板鍵盤跟魔術鼠。除非有特別選配,不然Mac mini出貨是不含滑鼠鍵盤的,兩者加起來額外要再花四千多塊新台幣才買得到全新品,其實如果你覺得Mac的鼠鍵太貴了買不下去,那麼標準PC鍵盤也是可以用得很開心的。
要怎麼把標準PC鍵盤接在Mac上?有USB的接USB、用PS2的再找USB轉接頭就行了,其本上接頭的規格並不會造成相容性問題,重點是在按鍵的「對應」。Mac可以相容於市面上大多數的PC鍵盤,而且還有非常方便的鍵盤管理機制,跟Windows一樣都是「隨插即用」,並不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式。
Mac如何安裝新鍵盤?
▲首先,把接頭插上USB埠.
▲然後,系統會跳出這個視窗要你輸入按鍵來判別鍵盤類型。
▲上一個步驟完成後,有時候系統還是會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鍵盤,所以必須由這個畫面來手動選擇。大多數人都是用ANSI標準鍵盤,所以選擇第一個。
以上步驟只是用來判別鍵盤的種類,部份系統功能鍵並不會被對應到正確的位置上,如果你仔細觀察過Apple的鍵盤配置,會發現它與一般PC標準鍵盤還是有些微差異的,就算是Apple自己的長短板鍵盤,鍵位的配置也不盡相同。
▲這是Apple短板鍵盤,最大的特色是沒有NumPad區(廢話),它在左邊的功能鍵多了一個「Fn」,右邊少了一個「Control」,跟MacBook Pro是同樣的配置。
▲這是Apple長版鍵盤,右邊的功能鍵跟左邊的功能鍵都是三個,左右順序互相呼應,就算是左撇子也不容易按錯。(誰說左撇子就習慣用右邊的功能鍵?)
▲這是得來不易的Filco電腦王特製鍵盤,它跟大多數PC鍵盤一樣,右下角的功能鍵多了一個「功能表鍵」,T客邦的編輯十個有九個沒用過。
Mac的功能鍵,跟PC一樣重要。基本上Mac的「command」就等於PC的「Ctrl」,我們一般最常用到的冠軍組合鍵不外乎「剪下、複製、貼上」,到了Mac上就變成「command+x、+c、+v」,雖然Mac也有「Control」鍵,但是最常用到的還是「command」,別搞混了。
鍵盤對應怎麼改?
以Filco電腦王特製鍵盤為例,接上筆者的iMac,其中的「Alt」會被對應到Mac鍵盤的「Option」,「Windows Key」則是會被對應到「command」鍵。筆者其實不太了解Apple為何要如此設計,這樣不管對Mac或PC的使用者都不太方便,所以我們要再手動把它改回成正確的位置。
以PC的使用者來說,大家會習慣按下最左邊的「Ctrl」鍵來實現組合鍵,Mac的按法卻是空白鍵左邊的「command」,一時之間要馬上適應很難。這時有兩種作法,最好的方法是進入「系統偏好設定」裡的「鍵盤」,按下視窗裡頭的「變更鍵」鈕,然後交換command與control的指定位置,這樣一來以後當按下PC鍵盤上的「Ctrl」,其實對應到的就是Mac的「command」,你就不必忙著學習新按法而手指打結了。
從系統偏好設定來
▲進入系統偏好設定,選取「鍵盤」。
▲接著選擇右下角的「變更鍵」。
▲最後再更改功能鍵的實際對應按鍵,如果你也是隻松鼠、常常沒事就喜歡換鍵盤打,那麼也可以幫不同的鍵盤設置不同的屬性,就不必擔心重疊問題了。
另外一種作法是更改系統預設的組合鍵配置,比如把貼上的組合鍵「command+v」改成「control+v」,不過這樣會很麻煩、而且容易造成熱鍵衝突,也違反了快捷鍵的使用法則,並不建議使用。
至於本來已經習慣Apple按鍵配置的Mac玩家,當然就是把command與option對調了,這樣以後當按下PC鍵盤上的「Alt」鍵,就等於是按下「command」。
Fn Key也要鍵盡其用
筆者自己在Windows很少會用到Fn鍵,但是它們在Mac OS X裡頭卻很方便。拿Apple鍵盤來說,光Fn鍵就能實現更改螢幕亮度、調整音量大小、退出光碟機以及多媒體控制飛梭等任務,當然了這在PC上的大多數電競或多媒體鍵盤也會看到,但是通常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式或軟體對應,更別說無法直接拿到Mac上用了。
要讓PC標準鍵盤上的Fn鍵也能享有跟Apple鍵盤一樣的功能,得再動些手腳。我們不如從頭開始看吧!Apple鍵盤上的「F1」與「F2」,是用來調整螢幕的亮度,這邊同樣在「系統偏好設定」→「鍵盤」→「鍵盤快速鍵」裡頭的設定值就可以解決。
▲在圖中紅框圈選數點兩下滑鼠,然後再按下你要指定的按鍵就能完成設定。
至於「F3」跟「F4」的expose、Dashboard也可以比照辦理,其實基本上它們目前在你的PC鍵盤上已經都有了快速鍵,這裡的動作不過是「更改」而已。當然了,如果你想把這些按鍵再指定給其他功能使用,那麼就要避免產生衝突,通常按鍵的設置產生衝突時,該組合前會出現黃色的驚嘆號圖示,提醒你這組快速鍵已經被其他設置佔用了,無法同時存在。
至於「F7」到「F9」,是多媒體的飛梭控制,這在「鍵盤快速鍵」設置裡頭是找不到的,我們得自行增加。這一部份的設定無法適用於作業系統全局,而是要針對個別的應用程式來設定,步驟如下:
▲首先同樣是在「鍵盤快速鍵」的設定頁框,按下圖中的「+」,視窗裡會再跳出一個子表單。
▲在應用程式清單中選擇你要控制的軟體,這裡以VLC為例。
▲選單名稱代表你要執行的動作,這裡輸入的文字請務必與VLC功能表裡頭的選單名稱相同,比如快進是「Step Forward」,倒轉則是「Step Backward」,大小寫務必正確。如果你以後想把這一招比照辦理於其他軟體,那麼軟體選單是中文就要輸入中文、是日文就不能輸入韓文。最後用滑鼠點選一下鍵盤快速鍵右邊的文字框,按下你要指定的按鍵即可。
其它動作以此類推。需要注意的是VLC的設置就只會在VLC生效,如果你想讓這幾個快速鍵同時也能在iTunes、Movist使用,那麼都得再額外個別設定。
接下來的四個鍵,分別是「F10~F12」的音量控制以及光碟彈出鈕。這部份在系統偏好設定裡是找不到的,除非你肯自己寫一個應用程式來指定,否則藉由第三方軟體會輕鬆些,筆者推薦「Spark」。
如何用Spark來設定快速鍵
▲首先請點選上述網址,先到官網下載軟體。(http://www.shadowlab.org/Software/spark.php)
▲下載完之後,桌面上會出現一個Spark圖示,請雙擊它。
▲Spark跟大多數的Mac軟體一樣都是綠色包裝,你可以點兩下直接執行它、或者是先把它放到應用程式資料夾裡,並不會影響執行的成果。
▲打開程式以後,雙擊視窗左方列表裡的「System」,在跳出的表單中按一下「click to edit」,指定你屬意的快速鍵,這裡以靜音為例,對應到Apple鍵盤上是「F10」。
▲接下來在Name欄位輸入名稱。基本上這裡只是為了要讓你方便識別用,取個簡單易記的名字就好,然後在Action裡頭選擇動作,這裡是「Mute」。
▲表單的最下方還有兩個選項。如果你想要知道音量的調節程度,那麼請務必兩個都要點選,不然這個快速鍵擊發時螢幕上就不會出現任何提示。完成後按下Create就小功告成了。
▲彈出光碟機一樣也是比照辦理,完成的設置會出現在視窗列表裡。喔對了,請記得點一下下面的「Start Spark Daemon」,Spark才會常駐在系統裡,剛才做的設定也才會生效。
▲或者也可以在「Preferences」設置中指定登入時就常駐,以後重開機就不必再手動執行一次Spark。
如果要執行的功能在Spark裡面也沒有怎麼辦?Spark可以指定快速鍵給AppleScript,你可以直接在Spark視窗裡頭寫AppleScript,再馬上指定快速鍵就好了。筆者比較常用的快速鍵是「無條件登出」以及「馬上關閉所有Safari視窗」,心臟比較大的玩家也可以試試。
▲雖然Spark裡頭的System集合也有「登出」選項,但是無法跳過loginwindow的存檔檢查限制,所以登出的最快方法就是把loginwindow這個程序kill掉,需要管理員權限,執行時也必須輸入密碼。
軟體資訊
軟體名稱:Spark 3 Beta 9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shadowlab.org/Software/spark.php
下載網址:http://www.shadowlab.org/Software/Spark/Spark.dmg
檔案大小:3.4MB
試用限制:Spark is free, so use it without moderation!
鍵盤解決方案 Spark 3
Apple OS
前往
- Software
- ↳ CodeCharge Studio
- ↳ CodeCharge
- ↳ DemoCharge
- ↳ SuperPDF
- ↳ 551einv
- ↳ E3進銷存
- 程式語言
- ↳ PHP
- ↳ CodeLobster PHP Edition
- ↳ Yii
- ↳ CodeIgniter
- ↳ Phalcon
- ↳ Symfony
- ↳ FuelPHP
- ↳ Zend Framework 2
- ↳ laravel
- ↳ WordPress
- ↳ ASP.NET/C#
- ↳ ASP/VBScript
- ↳ JSP
- ↳ Java Servlets
- ↳ ColdFusion
- ↳ Perl
- ↳ Java Script
- ↳ jQuery
- ↳ HTML + CSS
- ↳ jQuery
- ↳ nodejs
- ↳ VB6
- ↳ Git
- ↳ App Inventor 2
- ↳ bash
- ↳ C++/ VC/ OpenCV
- ↳ OpenCV
- ↳ go
- ↳ cordova
- ↳ python
- ↳ Xamarin
- ↳ Assembly
- 資料庫
- ↳ MySQL
- ↳ PostgreSQL
- ↳ ORACLE
- ↳ Access
- ↳ SQL Server
- ↳ SQLite
- ↳ MariaDB
- ↳ Mongodb
- 作業系統
- ↳ Linux
- ↳ Ubuntu
- ↳ CentOS
- ↳ Mint
- ↳ Mandriva
- ↳ Debian
- ↳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
- ↳ Oracle Linux
- ↳ Fedora
- ↳ Kali Linux
- ↳ OpenSUSE
- ↳ Elementary OS
- ↳ Microsoft
- ↳ Server 2008 R2
- ↳ Server 2012 R2
- ↳ Server 2012
- ↳ 8
- ↳ 10
- ↳ System Center 2016
- ↳ NOVELL
- ↳ FreeBSD
- ↳ VMware
- ↳ VirtualBox
- ↳ Mac OS X
- ↳ Solaris
- ↳ iOS
- ↳ Android
- ↳ Cloud
- ↳ OpenStack
- ↳ Docker
- ↳ Proxmox VE
- ↳ CloudReady
- ↳ chrome
- 網頁伺服器
- ↳ apache
- ↳ tomcat
- ↳ nginx
- ↳ IIS
- ↳ JBoss
- ↳ weblogic
- ↳ WebHosting
- 硬體
- ↳ 硬體及週邊
- ↳ RouterOS
- ↳ LEGO NXT
- ↳ Arduino
- ↳ MSP430
- ↳ Raspberry Pi
- ↳ OpenERP
- ↳ Storage
- ↳ Server
- ↳ Brocade
- ↳ MODELS
- ↳ FortiGate
- 軟體
- ↳ sublime
- ↳ LibreNMS